苏州这所百年老校院士辈出,顾颉刚、钱伟长等都是校友!

未知 2023-10-25 12:50

苏州历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素称“状元之府、院士之乡”,曾出过五十一名状元,并涌现一百多位两院院士,形成独具一格的“院士群”之象。前贤名人在此办校兴学、教书育人,形成了众多办学时间长达百年的知名老校。

这些百年老校经历了社会变迁和文化洗礼,形成了严谨的治学风格和丰厚的人文精神,凝聚着千百年来的优秀教育传统,奠定了苏州教育最牢固的基础。

本期让我们一起

走进苏州一中

▼▼▼

正谊

明道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

是一所

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厚重

英才栋梁辈出、办学声名遐迩的

百年名校

学校始创于1907年

时名“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

追溯渊源

可追寻至

创办于清朝嘉庆十年(1805年)的

正谊书院

因此苏州人称其为

“双百书院,百年一中”

因校址前枕玉带河

河上有桥名草桥

当时校友皆称母校为

草桥中学

学校的发轫、创立、发展

跨越了三个世纪

在苏州近现代教育史上

占有重要的位置

历近百年耕耘

草桥芳坛争奇艳,桃李满园

校友里

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

有33人

1、顾颉刚(1893-1980)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民俗学家。1906年进入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堂(现草桥小学),1908年转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现苏州一中)。1913年3月,顾颉刚考取北大预科,1916年夏,考入北大哲学门。中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学说。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主要著作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两汉州制考》、《郑樵传》等,与人合著《三皇考》、《中国疆域沿革史》、《中国历史地图》等。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2、顾翼东(1903-1996)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无机化学家,稀土化学奠基者。曾就读于公立第一高等小学堂(现草桥实验小学)。曾就读于苏州第一中学堂附属小学(现苏州一中)。1918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附属中学。1923年毕业于东吴大学。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35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96年1月21日逝世。曾任复旦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我国丰产元素钨、钼、铌、钽及稀有元素化学的研究,开展有关液-固体系平衡相图及溶剂萃取的工作。首先提出了内在还原法制备蓝色氧化钨,以及倒滴加法制备活性粉状白钨酸及铌酸,又从后者制得一系列已知和未见诸文献的含钨化合物。在稀土分离和化合物性质研究方面,进行了稀土亚砜加合物的制备,将酰代吡唑酮、多碳亚砜、二苯羟乙酸作为萃取剂。从离子交换淋出液中回收EDTA、铜及轻稀土等研究均取得成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3、钱伟长(1912-2010)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无锡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1931年毕业于苏州中学普通科丙组。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主攻弹性力学,1942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56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他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中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招收中国解放后的第一批力学研究生;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创建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与此同时开创了全国现代数学与力学系列学术会议,开创了理论力学的研究方向和非线性力学的学术方向。为中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曾被授予波兰科学院院士,加拿大拉尔逊多科大学荣誉教授。1986年被选为加拿大多伦多赖尔逊学院院士。1988年获澳门东亚大学荣誉博士称号。1997年9月23日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4、李竞雄(1913-1997)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植物细胞遗传学家,遗传育种学家。1926年就读于苏州第一中学初中。1932年毕业于苏州中学普通科甲组,升入浙江大学农学院。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1944-1948年留学美国,先后获康奈尔大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主任、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利用杂种优势理论选育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的开创者。育成的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1982年以来每年种植面积在二、三千万亩以上,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杂交种,增产显著开拓我国玉米品质育种、群体改良和基因雄性不育研究,都取得显著进展主持国家“六五”、“七五”玉米育种科技攻关成绩斐然,对发展我国玉米育种事业和玉米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代表作有《作物栽培学》、《植物细胞遗传学》、《玉米育种研究进展》、《高产不是梦——粮棉油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等。1989年,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5、钱令希(1916-2009)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无锡人,工程力学家。1927年就读于苏州一中前身江苏省立二中。1932年苏州中学高中部肄业,1936年毕业于上海国立中法上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1938年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最优等工程师学位。回国后历任铁路桥梁工程师,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2年起在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历任教授、系主任、研究所所长、院长。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力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在培养人才和推动科技进步两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学术上,在结构力学、板壳理论、极限分析、变分原理、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有深入研究和重要成果。主张力学为工程服务,并身体力行,在桥梁、水坝、港工、造船和国防等工程中发挥了力学研究的作用。鉴于电子计算机强力推动科技进步,在我国大力倡导建立计算力学学科,并在大连理工大学培养和带领出一支优秀的计算力学队伍,在工程力学和结构优化设计方面做出显著成绩。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6、谈镐生(1916-2005)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于江苏苏州,祖籍江苏武进,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2届毕业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1935年毕业于苏州中学普通科甲组;1939年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成都航空机械学校高级班学习;1940年毕业后到中国航空研究院当副研究员;1946年赴美留学,先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同年转入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研究生院攻读博士研究生;1949年获得康奈尔大学数学、力学和航空博士学位后留校担任研究员;1954年在美国诺脱顿大学任工程力学副教授;1957年在美国创办高等热工研究所,先后任所长和科学顾问;1963年任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教授;1965年10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78年受邀出席全国科学大会;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稀薄气体力学和应用数学研究,他提出了植被流局部扩散模型;发现了网格湍流负二次幂衰减律。在自由分子流、旋翼边界层、激波马赫反射、马赫波锥相互作用和分离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20世纪70年代他强调了力学学科的基础性,首先提出在中国建立分两级培养研究生的制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7、陈鉴远(1916-1995)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淮安人,化学工程专家。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1936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化工科。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48年获美国依阿华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叙拉古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化学工业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工业部第六设计院院长,北京化工学院院长等职。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持设计建成国家急需的磷肥工厂,为我国磷肥工业开拓者之一。自1958年起,主持并参与了国防化工新材料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创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化工技术开发程序。先后成功开发了水电解交换法、双温交换法等四种生产重水的工业技术设计建成多套重水、液氢、偏二甲肼、混合甲胺、超氧化物等生产装置。其重水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偏二甲肼技术领先美国10年。是我国化工新材料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为满足我国“两弹”、火箭和其他国防化工产品的需要作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先进工作者”称号、“国家设计大师”称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8、钱人元(1917-2003)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常熟人,高分子物理和物理化学家。曾读于常熟孝友初级中学;1932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1935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化工科,193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及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主任。曾在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学会、太平洋高分子协会任职。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高分子物理学及力学和流变学研究,是我国高分子物理研究与教学的奠基人并为中国聚丙烯纤维工业的开发奠定了科学基础。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开创有机固体研究领域,在载流子迁移性质、导电聚吡咯的聚合机理和分子链结构等方面作出了贡献。80年代以后致力于高分子凝聚态基本问题的研究,曾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和物理图像来全面理解高分子凝聚态。1985年当选美国化学家学会Fellow。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日本高分子学会国际奖等国内外多项奖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9、刘建康(1917-2017)

中国科学院院士

10、吴中伟(1918-2000)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张家港人,建筑材料与土木工程专家。曾先后就读于新桥小学、梁丰中学,1933届毕业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1936年毕业于苏州中学普通科甲组。1940年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泥、砼的科学和工程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所砼研究室;研制成功我国最早的砼外加剂即引气剂,至今仍广泛应用;在国内最早提出碱-集料反应等问题;研制成功硅酸盐自应力水泥与自应力砼,并研究钢丝网水泥,积极开发水泥船、管、杆等水泥制品代钢代木;研究开发膨胀砼并首创膨胀砼后浇缝,保证了砼建筑的整体性;首次提出砼中心质假说,为砼的组成结构和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主要著作有:《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混凝土》、《水泥基复合材料导论》等著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1、吴传钧(1918-2009)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学家。1933年毕业于苏州第一中学初中,毕业后进入苏州中学,1936年毕业于于苏州中学普通科乙组。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43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48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起迄今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联合国大学(东京)校长顾问。主要从事综合经济地理(含国土开发整治)和人文地理研究。提出经济地理学是具有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特点的边缘科学。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过程、机理和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这些学术见解推进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代表作有《中国农业地理总论》、《1∶1000000中国土地利用图集》、《国土发展整治与规划》、《现代经济地理学》和《中国经济地理》。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2、胡绳(1918-2000)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生于江苏苏州,祖籍安徽歙县,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卜人、李念青、沈友谷等,哲学家、近代史专家,欧洲科学艺术与文学科学院院士。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31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初中部;1934年毕业于苏州中学;1934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82年出任中共党史研究室主任,负责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并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5年胡绳出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1988年起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13、冯康(1920-1993)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江苏南京,数学家、中国有限元法创始人、计算数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创始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9届毕业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1938年毕业于苏州中学普通科甲组,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物理系担任助教;1946年到清华大学任物理系助教;1951年转任数学系助教;1951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后在苏联斯捷克洛夫数学研究所进修;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65年发表了名为《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的论文,这篇论文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中国独立发展“有限元法”的重要里程碑;197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1997年冯康的“哈密尔顿系统辛几何算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冯康主要研究拓扑群、广义函数、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科学与工程计算。他提出的“最小几乎周期拓扑群”解决了这一类李群的结构表征问题;建立了广义函数的泛函对偶定理与“广义梅林变换”;“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独立于西方创始了有限元方法;提出了自然边界归化和超奇异积分方程理论,发展了有限元边界元自然耦合方法;“论差分格式与辛几何”系统地首创辛几何计算方法、动力系统及其工程应用的交叉性研究新领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4、戴念慈(1920-199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无锡人,建筑学家。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1938年毕业于苏州中学普通科甲组。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建设部顾问、高级建筑师。曾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负责设计的中国美术馆、北京饭店西楼、斯里兰卡国际会议大厦、山东曲阜阙里宾舍等10项重要工程,都达到了国内建筑最高水平。在建筑传统、建筑现代科技、住宅建设等多方面提出的理论观点,丰富了现代建筑创作理论,对中国建筑业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在住宅建设方面,提出了加大住房密度、节约用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思想,对国家制定政策和住宅建设起了重要作用。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5、冯端(1923-2020)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于江苏苏州,祖籍浙江绍兴,凝聚态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1939届毕业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1938年高中就读于福建省立福州中学;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理学院物理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后,冯端历任物理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被任命为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一任院长;1985年出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91年出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92年出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兼副主任;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冯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金属物理学、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学,以及纳米科学技术领域。在体心立方难熔金属内位错的研究中,合作发现了浸蚀法位错线成象规律。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金属物理》专著。在复杂氧化物晶体内的缺陷与畴界问题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发展了一种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学的新型人工调制结构材料。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

16、谢毓元(1924-202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化学家。先后在苏州菉葭小学、私立明德小学、县立大儒小学(均为今苏州大儒菉葭中心小学前身)就读。1935年考入江苏省立苏州中学初中部(后并入今苏州一中)。1940年毕业于苏州中学丙班。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曾担任该所所长。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在血吸虫病药物、金属中毒解毒药物、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震颤麻痹症药物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效果优良的新药。在天然产物领域,全合成了绝对构型与天然产物一致的降压生物碱莲芯碱及抗生素灰黄霉素。研究新螯合剂的合成,在多个系列的新型化合物中找出喹胺酸对钚、钍、锆等放射核素有促排作用,酰膦钙钠对放射性锶有促排作用,均超过国外报道的药物效用。其研究成果促排药“喹胺酸”获国防评委二等奖(1981)、促排药“酰膦钙钠”获卫生部一等奖(198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表油菜内酯合成研究”获国家科技成果证书(1998)、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7、程天民(1927-)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宜兴市人,防原医学与病理学家。1942年就读于苏州第一中学。1945年毕业于苏州中学,1951年毕业于第六军医大学。曾任第三军医大学校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主任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职。现任第三军医大学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名誉所长。曾14次参加我国核试验,并进行了大量实验室工作,阐明了核武器的杀伤作用与防护原则,对发展我国防原医学特别是复合伤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创建了“军事预防医学”新学科。2000年工程管理学部成立时成为首批跨学部院士。发表学术论文490多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教学一等奖7项;并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重庆市首届科技突出贡献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被选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建军80周年全军英模。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烧伤学会和医学教育学会分别授予“终身成就奖”。主编了我国首部《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防原医学》、《创伤战伤病理学》和《军事预防医学》等专著。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18、陆熙炎(1928-)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有机化学家。曾就读吴县县立中学(现苏州一中)、桃坞中学(现苏州四中)。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化学》主编。1951年8月至198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至1955年)、助理研究员(至1977年)、副研究员。1985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早年从事碳水化合物研究。20世纪50年代从事链霉素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分离纯化制得盐酸链霉素氯化钙复盐结晶。60年代初参加了牛胰岛素A链全合成的早期工作,此后从事萃取剂P-204工业合成方法研究并获得成功,参与研制成功光学仪器防霉剂SF-501。70年代末研究金属有机化学,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发展新的有机合成反应,发现了一些有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反应。90年代以来研究以炔烃衍生物为原料的合成反应。现从事二价钯催化下的反应及有关基元反应的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1999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08年获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2008年被授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沙庆林(1930-2020)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宜兴人,公路工程专家。1946年就读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初三。1949年毕业于苏州中学乙班,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7年于莫斯科公路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在亚非六国从事援外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科研。1980年后主持6.5、7.5和8.5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重型压实标准,路面设计理论,典型结构和可靠度设计等重要成果有大量创新和巨大经济效益。成果应用已形成我国高等级公路修建模式。参加2千公里高速公路设计施工指导。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获国家优秀图书三等奖。2008年研究成功国际领先的粗集料断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及新施工工艺,为我国长寿命路面奠定技术基础,获三项国家发明专利。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朱森元(1930-)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溧阳人,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曾就读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1947年毕业于苏州中学丁班。1949-1952年在南京大学航空系学习。1960年在莫斯科包曼高工获副博士学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科技委顾问、863-702的技术咨询专家。曾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中的专家组组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火箭发动机的理论与工程研究。早期参加地地导弹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负责研制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成功用于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工程等。在“863”航天领域的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只需研制两种大推力火箭发动机进行积数式发展,就能使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实现大幅度提高。此建议国家已立项研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1年2月国家科技部和总装备部联合授予他“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荣誉证书。主要代表作有《氢氧火箭发动机及其低温技术》等。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1、潘镜芙(1930-)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原籍浙江湖州人,船舶工程专家。曾就读于乐群中学(今苏州市第三中学),1945年就读于苏州第一中学,1947年毕业于苏州中学丙班。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专业。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一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兼副总工程师、驱逐舰总设计师。作为舰艇设计专家,成功主持设计了我国两代四种型号导弹驱逐舰,在驱逐舰的总体设计、全武器综合作战系统和电磁兼容等高新技术领域完成大量开拓性工作。在第一代导弹驱逐舰设计中,首次将舰对舰导弹武器系统装备水面舰艇,并为武器装备按系统研制作了开创性工作。在主持设计第二代新型导弹驱逐舰设计中,采用系统工程思想,做到舰船综合性能兼优,实现了作战指挥自动化,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装备选型上,采用国内新技术成果与引进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促进了我国造船、机电、电子等工业的发展。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及二等奖2项。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2、赵铠(1930-)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医学病毒学专家,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曾就读于苏州市钱业小学校(现东中市实验小学),1950届毕业于苏州市一中高中。1954年获复旦大学生物学系学士学位,同年,任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痘苗室副主任;1965年,任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检定科副主任;1966年,任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病毒疫苗室代室主任;1970年,任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检定科代科长;1974年,任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病毒疫苗室负责人、主任;1982年,任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肝炎研究室主任;1988年,任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赵铠长期从事病毒疫苗研究开发工作。20世纪60年代,赵铠主持研究开发了细胞培养天花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和血源乙型肝炎疫苗,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合作研究开发了重组痘苗病毒乙型肝炎疫苗,负责从美国默克公司引进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工业化生产技术。21世纪,参加并完成了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治疗乙肝病毒感染的机理研究和中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3、殷瑞钰(1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钢铁冶金专家。曾就读于苏州齐贤小学(现崇道小学)。1950年毕业于晏成中学初中部(今苏州市第三中学)。1952年就读于苏州中学高中部。1953年毕业于苏州第一中学高中部。1957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现任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名誉院长等职。长期从事科技和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大力推进了连续铸钢,高炉喷吹煤粉,棒、线材连轧等多项关键共性技术的全国性突破。提出了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的理论框架,前瞻性地指出钢厂应具有三个功能的新理念:即钢铁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废弃物处理-消纳和再资源化功能。率先提出了钢铁厂动态-精准设计的理论框架和方法,研究并阐述了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生产“平台”的概念、内涵及其动态运行规则;研究并提出了钢铁制造流程中能量流行为与能量流网络构建的理论和设计原则;研究了钢厂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工程实践问题。2002年当选为日本钢铁学会名誉会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1998-1999年度光华工程科技奖,2008年度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2年获得“魏寿昆冶金奖”。主要著作有《冶金流程工程学》、《冶金流程集成理论与方法》、《工程哲学》、《工程演化论》等著作。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4、周邦新(1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核材料和核燃料元件领域专家。曾就读于苏州一中。1956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65年至1967年在英国Newcastle、Cambridge大学进修。曾工作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金属研究所、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现为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多年从事核材料及核燃料的研究工作,对金属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织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了核工程中有关材料方面的不少关键性难题和生产中的质量问题。组织领导了研究堆用低浓铀板型燃料元件的研究和国内首批生产;组建了核燃料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近30多年对锆合金及其腐蚀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论文近200篇。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颁发的先进科技工作者等20多项国家、部、省级奖励和荣誉称号。2000年和2012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5、蔡吉人(1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信息处理技术专家。先后就读于纺织厂职工子弟小学、马医科市立职工子弟中学(即苏州市第二中学,现已并入苏州一中),1952届毕业于苏州市第二中学(现苏州一中)。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信息处理研究工作。在信息压缩、转换、传输等方面作出卓著成绩,主持过10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审查过三十多个设计方案,是我国信息安全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3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次以及省部级其他奖励。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6、张祖勋(1937-)

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于江苏无锡,随父辈迁居苏州胥门外小日晖桥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曾就读苏州万年桥小学、桃坞中学、河清中学(后为苏州三中)、苏州市第一中学。1954届毕业于苏州市一中高中。1968年7月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研究生。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最近他提出了数字摄影测量的的两个基本关系:即解析关系与对应关系;多基线影象测绘、广义点摄影测量等理论;提出并实现新影象匹配算法。这些理论与算法解决了一些利用传统摄影测量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它们必将推动数字摄影测量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平台。1993年其理论研究成果“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的理论与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其研究成果VirtuoZo的推广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推广类)二等奖。张祖勋撰写论文、著作200余篇(部),被SCI、EI等检索的70余篇。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27、吴培亨(1939-)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张家港人,超导电子学家。曾先后就读于张家港杨舍镇梁丰小学、苏子景海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东吴大学附属中学、苏州市第二中学。1952-1953年就读于苏州市二中(现苏州一中)。1956毕业于苏州中学六班。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曾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日本东北大学教授。现任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主任。南京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超导电子学的研究,尤长于超导电子器件的高频(微波到太赫兹波段)应用。在探索有关物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发展新型的超导电子器件、推动超导电子器件的实际应用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涉及高温超导体内的隧道过程多种低温和高温超导结的制备、表征、高频特性与应用超导混频器和高灵敏接收机、频率精密计量、高精度高频信号源高温超导薄膜的制备、加工、性能优化等方面。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9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0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

28、张钟华(1940-)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电磁计量专家,先后毕业于善耕小学、草桥中学和江苏省苏州中学。1954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1957年毕业于苏州中学一班。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65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信息处理仪器分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70年代担任“国家电容基准”项目,研制计算电容。该基准运行20多年情况良好,居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80年代负责“建立超导强磁场标准”,6项主要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经济效益明显,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7年到2004年负责建立“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解决了一系列国外尚未提出过的技术难题,使该基准的准确度比国外最好水平高十多倍,并在2004年由国际计量委员会组织的关键比对中得到证实,水平为世界第一。此量值在1998年的新一轮国际基本物理常数平差时被正式采用,为确定基本物理常数的准确数值作出了贡献,他代表中国参加CODATA基本物理常数工作组。主编《仪器仪表学报》《计量学报》。1997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9、何鸣元(1940-)

中国科学院院士

祖籍江苏苏州,生于上海,石油化工专家。石油化工专家。先后就读于草桥实验小学、苏州市立一中。1954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一中)。1957年毕业于苏州中学一班。1961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曾任ELSEVIER出版社AppliedCatalysisA:General编委绿色化学课题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致力于将科学认识与技术应用相结合,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领域形成创新和发明。申请中国专利96项,已授权45项,其中部分获取国外专利。发明了一系列沸石合成与改性的新方法并开发出多种炼油催化剂,为解决我国重油裂化、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新标准汽油生产等技术难题作出了贡献。他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还担任国际学术刊物《APPLIEDCATALY-SISA:GENERAL》编委。在第十六届世界石油大会炼油新技术分会上担任分会主席。ZRP系列分子筛于1995年被国家科委评为我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曾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中国石化总公司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部)。

30、钱逸泰(1941-)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无锡人,无机化学家。1958届毕业于原苏州第二中学(现苏州一中)。196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山东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2005年起任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2-1985年及1989-1990年,在美国布朗大学访问期间,先后从事铁系催化剂的费-托过程研究和薄膜制备。1992-1993年在美国普渡大学从事热分析研究。在国内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化学制备和超导材料制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编著了教材《结晶化学导论》。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31、陈志明(1965-)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计算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就读苏州市第一中学(现苏州一中)。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92年从德国奥格斯堡大学博士毕业后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邀请报告;陈志明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陈志明深入研究了无界区域完美匹配层方法的数学理论和应用,与合作者提出了亥姆霍兹方程的波源转移区域分裂算法,获得区域分裂方法的理想计算复杂性。系统研究了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元后验误差估计理论及自适应有限元方法,与人合作取得椭圆障碍问题、非线性对流扩散方程有限元后验误差估计的创新性成果。与合作者提出了非均匀多孔介质中流动问题的多尺度混合有限元方法,在工程界得到重视和应用。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2、潘承洞(1934-1997)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苏苏州人,数学家。1946年考入苏州振声中学初中部(振声中学初中部为苏州市第二中学前身,苏州市第二中学于2000年并入市一中),1949年考入苏州桃坞中学高中(现苏州四中),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6年毕业后考取闵嗣鹤教授的研究生。1961年研究生毕业,任教山东大学。曾任山东大学教授、校长兼数学研究所所长。兼任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科协主席、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学科评审组负责人。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得到关于算术数列中最小素数的上界定量估计。在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首先确定命题{1,C}中C的具体数值,证明了命题{1,5}和{1,4}成立,为后来的命题{1,3}和{1,2}的证明打下了基础。在简化陈氏定理{1,2}时提出并证明了一条新的均值定理,是对Bombieri定理的重要推广与发展。为了最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提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经典“圆法”的新的探索途径,其中的误差项比“圆法”简单明确,便于直接处理。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33、陆汝钤(1935-)

中国科学院院士

祖籍江苏苏州,生于上海,计算机科学家。曾就读于振华女中附小,1949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初中部(现苏州市一中),1952年毕业于苏州中学。1959年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在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方面作了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是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设计并主持研制了知识工程语言TUILI和大型专家系统开发环境《天马》。首次把异构型DAI和机器辩论引进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出基于类自然语言理解的知识自动获取方法,把ICAI生成技术推进到以自动知识获取为特征的第三代,并开发出基于知识的应用软件自动生成技术。研究出能把中文童话故事自动转换成动画片的计算机动画全过程自动生成技术,在艺术创造领域内推进了人工智能。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7部。《天马》获1992年中科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3年,由于在知识工程和理论计算机科学方面杰出的研究与贡献,他荣获第六届华罗庚数学奖。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

从1907年,苏州的社会贤达

动用正谊书院的学田典息

在草桥南堍创办了

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起

“吴县县立第一中学校”

“江苏省立第二中学校”

苏州中学初中部

到1952年8月

校名正式确定为

“苏州市第一中学校”

校名几经更替

经历了岁月洗礼的这所学校

不仅是苏州近代教育的见证者

也为苏州近代教育的发展

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参考资料
标签